推进城乡一体化研讨会第五次会议

河南省邓州市裴营乡党委书记 唐荣涛

时间:2017-05-23 15:53:25 来源: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 作者: 点击数:6680

搞好农业合作经营 促进产业规模发展

河南省邓州市裴营乡党委书记 唐荣涛

(2017年5月)


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今天的座谈会。我是来自河南邓州的一名乡镇党员同志,大家都知道邓州地处河南省西南部,与湖北省襄阳市接壤,有豫、鄂、陕“三省雄关”之称;全市辖28 个乡镇(街区),177万人,国土面积2369 平方公里,耕地260万亩;是国务院确定的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,河南省直管县(市);是全球华裔“邓姓”发源地、医圣张仲景故里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祖居地;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全国双拥模范城、省卫生城市、省文明城市。邓州首创的“四议两公开”工作法于2011年、2013年两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,在全国农村全面推广。邓州“编外雷锋团”作为传承雷锋精神的一面旗帜被中宣部授予“时代楷模”荣誉称号。

裴营乡位于邓州市区北,与中心城区隔河相望,焦枝铁路、省道S248线、S249线和S240线穿境而过,区域及交通优势明显。全乡辖28个行政村、2个移民社区,183个自然村,387个村民小组,10.2万人,13.6万亩耕地,区域面积143.6平方公里。 2016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8万元,年均增长19.7%;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.4亿元,增长33.1%;固定资产投资5.77亿元,年均增长20.2%,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.95亿元,年均增长12.8%,农民人均纯收入12351元。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乡、科技示范乡、科普先进乡镇、卫生乡镇、文明村镇,邓州市五好乡镇党委、目标管理先进乡镇、平安建设先进乡镇、“四化双评”先进乡镇。近年来,裴营乡高度重视“三农”工作,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,以新理念、新举措,积极探索解决“三农”问题,全乡农村经济稳步发展,农民收入明显增长,逐渐走出了一条农业发展新路子。

一、裴营乡农业合作社发展的特点和做法

1、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农业增产增收基础

在农业发展上,一方面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,抓好粮食生产;另一方面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为主线,强龙头,建基地,带农户,创品牌,多渠道使农民持续增长。投入1.6亿元实施了2万亩小农水建设项目、9.8万亩土地整理项目、6公里湍河沿河护坡,2.1平方公里小流域治理项目。项目实施中,乡村干部实行分包责任制,精心组织、周密部署,扎实有效推进项目顺利实施。小农水项目打井139眼并实现了机电配套,修水泥路18公里。湍河沿河护坡两岸堤防长度6公里,河道清淤疏浚3.5公里,从而达到了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。9.8万亩土地整理项目修筑道路200公里,修筑桥179座、涵2514座,打深水井868眼,架高压线61公里、低压305公里,安装变压器109台,种植广玉兰、香樟、马褂木风景树3.8万棵,杨树1.6万棵。全乡实现了田成方、林成网,沟相通、渠相连,旱能浇、涝能排,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生产条件,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能力。抓好科技投入,推广新品种,配方施肥,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,确保每年粮食高产丰收。同时,围绕粮食高产丰收,实行区域化种植、科学化管理,统一机耕、统一配方施肥、统一品种、统一种植模式、统一管理,确保了粮食稳产增产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着重发展特色农业,沿河各村重点发展精品果蔬、花卉郊区型精品观光和高效生态旅游农业。今年我们抓好520亩湍河湿地公园林带建设,1250亩生态储备林和376亩生态廊道建设,2090亩的田间林网建设,全乡新栽和补栽树木19.9万棵,林业总面积达2.2万亩。

2、搞好专业合作社经营,促进产业向规模化发展。组建了以林果、畜牧、蔬菜、粮油为主的农副产品购销协会,目前我乡已拥有各类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148个,有5279户农民加入了合作经济组织,吸收和带动农户9369户,占农村总户数的44%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特点,有以下几种类型:一是龙头带动型。依托龙头企业建立协会,采取“公司+协会+基地+农户”为主要运作形式,在稳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产销关系,协调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全乡畜牧养殖大户100多户。如移民社区与河南三色鸽乳业有限公司合作,采用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模式,投资6000万元,建成占地110亩、存栏奶牛1000头的奶牛场。带动160人移民就业,牧草种植500亩以上。日产牛奶20000斤,实现日收入4万元。永顺牧业有限公司以山羊生态养殖、育种、繁殖、屠宰加工于一体化的绿色山羊生态养殖项目,投入2200万元建成了占地61亩规模、10000只。产品销往山东、北京等地。永顺牧业有限公司与16个村100多户贫困户签订了养殖协议,公司提供前期防疫工作、提供技术服务、负责销售、承担市场风险,保证群众效益。二是流通服务型。主要是依托市场,由协会根据市场的需求,有计划地安排和发展生产,基本做到以销定产,避免了生产经营的盲目性,较好地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。如胡丁村丁家顺的邓州市乡情农作物种植合作社与群众签订协议,种植甜玉米和紫薯,建立了冷库,保障最低价收购产品,有稳定的销售渠道。辐射带动了胡丁、张庙、辛家三个村近400户,种植面积打2600亩。三是示范带动型。如金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采取群众土地入股的办法,发展以林果、蔬菜、养殖、观光、餐饮于一体的生态循环经济,先后种植了百香果、一年四熟葡萄、布福娜、美国蛇李等名优特新品种。目前,已有200余户加入该公司,已流转土地1000余亩,种植晚秋黄梨160亩、葡萄140亩、林木花卉60亩、蔬菜大棚26座60余亩,保证了群众稳定增收。四是产业带动型。采取“产业+协会+农户”为主要运作形式,如应时香菇专业合作社以香菇生产为主,投资500余万元,租赁土地30亩,种植香菇30万袋,建立了冷库,通过制订章程,明确会员的责、权、利,把分散农户连结在一起,促进了支柱产业的形成,增加了农民收入。

3、因地制宜探索土地流转新路子,为合作社培育壮大提供基础。近年来,裴营乡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路子,各村运用“四议两公开”工作法在征求群众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转包、出租、互换、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,集中连片,实现规模化、集约化经营,培育特色品牌产业,实现土地产值的最大化,为现代农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。目前,全乡耕地流转面积达5.2万亩,占耕地面积的38.4%,涌现出100亩以上的种田大户107户;林地流转面积达1.3万亩,占林地面积的66%。如锞郑村村流转地800亩,种植观赏牡丹和油用牡丹,每年每亩地租金800元,同时解决了20人的就业问题。乡、村里成立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站”。主要负责收集土地流转需求,愿望,畅通土地流转供求信息渠道;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和台帐,为农民土地入股和流转当参谋,出主意,办手续;组织技术力量,成立服务队,重点联系种植大户,进行全程帮扶,技术指导。 重点支持特色种养大户,优先扶持村干部转化为种养大户,让种养大户领头或发起建立龙头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,成为土地流转的先行者,鼓励一部分人依靠技术和能力先行先富。如丰奇集团流转土地1万亩,用生物有机肥种植优良小麦,成为种粮大户,受到了国务院表彰。 

二、当前制约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

目前我乡的合作社受信息闭塞、管理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,给社员提供的支持少,增产增收效果不明显。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。群众受小富即安的思想禁锢,怕土地流转后产权得不到保障,宁愿自己低效益种着也不愿流转,更害怕加入合作社自己受骗。二是部分基层组织对专业合作社缺乏正确的认识。没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合作社,对合作社重视程度不够,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不够。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,扶持措施没有落实到位。三是合作社规模小,产业化水平低。受资金、技术力量、销售等原因的影响,目前我乡合作社发展规模小、力量弱、领域窄、功能小,难以产生较大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,产业化水平低,市场竞争力小。

三、对进一步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加快发展的建议

 1 、多措并举,积极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。一是要确立扶持的重点和方向,确定主管部门,并选派专人下基层指导工作,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发 展环境,建立长效发展机制。二是要培养典型,组织观摩交流,总结经验,循序渐进地扶持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,发展典范作用。三是开展培训,提高管理者的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,推进机制体制建设,激发主体内生动力和活力。四是帮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搞好组织规划和产业发展计划,建立健全行业自律制度,使其能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政策规定运行。 

2 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。一是资金扶持。应协调财政、银行、信用社等部门安排低 息或无息周转金贷款,扶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。二是科技方面的扶持。加快发展新技术、引进新产品,为经济增长培育新动力。在科技咨询、指导、培训管理人才等方面给予扶持,鼓励农技推广机构与农民联合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。三是切实保护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。不得向其乱收费、乱集资,不得侵占其合法财产等。

 3 、组建主体,坚持因地制宜。可以由农村能人和乡村集体组织牵头兴办,可以由村班子牵头兴办,使班子与协会 “合二为一 ”,也可以由经济技术部门和企业牵头兴办、不拘一格。通过土地流转,抓好产业结构调整,培育和壮大合作社,增强群众收入,增加集体经济实力,解决有钱办事问题,为全面加快建成小康做出积极贡献。


声明: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,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,请尽快与时代安全网联系,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。联系方式:123456789@qq.com
Baidu
map